新聞中心
關注環境關愛生命 產品質量精益求精 服務質量盡善盡美
19
2023
-
07
傳承紅色基因 凝聚奮進力量——記華威集團黨委赴福建龍巖古田學習之旅
分類:
公司新聞
為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傳承紅色基因、錘煉黨性修養、補足精神之鈣、凝聚奮進力量,6月22-24日,華威集團黨委組織全體在職在冊黨員赴福建古田開展紅色之旅學習教育活動,重溫入黨誓詞,銘記入黨初心,學習先烈事跡,發揮黨員標桿。
DAY1:
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童志華在出發路上的講話。
本次紅色之旅的第一站——中央蘇區(閩西)歷史博物館。
閩西,是一塊叱咤風云、成就英雄的紅色土地。翻開中國革命史,閩西留下了厚重而壯麗的篇章。館內設有“紅色閩西“、“閩西英烈”、“閩西紅土名人”、“中央蘇區·福建”等固定陳列。其中在“閩西紅土名人”的文物柜里面,還陳列了不少革命英雄戎馬一生所留下的珍貴革命文物。
一座館,凝結了時空,跨越了古今,不禁讓人感慨正是革命先輩一往無前的付出,才換取了我們現在平穩幸福的生活。
DAY2:
在中國共產黨百年輝煌歷程中,古田會議開辟了思想建黨、政治建軍的光輝道路,立起了純潔黨性、自我革命的精神豐碑。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曾指出:“古田是中國共產黨確立思想建黨、政治建軍原則的地方,是人民軍隊政治工作奠基的地方,是新型人民軍隊定型的地方,也是我們黨立規矩定制度的地方。”
在古田會議舊址的宣誓廣場前,全體黨員面對鮮紅的黨旗,右手握拳,在集團黨委委員何亮同志的帶領下,用鏗鏘有力的聲音重溫入黨誓詞,“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表達著不忘初心、砥礪奮進的信念和決心。
隨后,全體黨員懷著崇敬之情,先后參觀了古田會議舊址、古田會議紀念館、毛主席紀念園。在參觀學習的過程中,全體黨員仔細聆聽著講解員的介紹。“沉浸式”的體驗,讓大家真切感受到革命事業的艱辛與不易,深刻認識到“思想建黨、政治建軍”的精神內涵。深刻的紅色影片、革命場景,珍貴的革命文物,詳細的文史資料、照片等,令參觀的黨員們震撼不已,深切感受到革命先輩們不怕犧牲、勇往直前的大無畏精神。
一處處的革命遺址,閃耀著璀璨的光芒,紅色基因接力傳承,精神高地信念如磐。大家感受著革命先輩們當年探尋道路的篳路藍縷、艱辛不易。此次參觀學習,黨員們“一路走,一路學,一路悟”,深深感受到了黨的紅色印記。未來的日子里,黨員們將以革命先輩和先烈們為榜樣,繼承和發揚頑強拼搏的奮斗精神和奮斗不息的革命意志,不忘初心,立足崗位,做好標桿,眾志成城向“做杭州市最后一方混凝土”的戰略目標奮進!
DAY3:
來到龍巖,不得不去感受一下特色建筑土樓及客家文化傳承。福建土樓的形成與歷史上中原漢人幾次著名大遷徙相關。西晉永嘉年間即公元4世紀,北方戰禍頻仍,天災肆虐,當地民眾大舉南遷,拉開了千百年來中原漢人不斷舉族遷徙入閩的序幕。進入閩南的中原移民與當地居民相互融合,形成了以閩南話為特征的福佬民系;輾轉遷徙后經江西贛州進入閩西山區的中原漢人則構成福建另一支重要民系——以客家話為特征的客家民系。
風格奇異的土樓民宅散布在龍巖市上杭縣洪坑村。其造型、裝飾和建造工藝世所罕見,土樓,俗稱“生土樓”。因其大多數為福建客家人所建,故又稱“客家土樓”。它是以生土作為主要建筑材料,摻上細沙、石灰、糯米飯、紅糖、竹片、木條等,經過反復揉、舂、壓建造而成。樓頂覆以火燒瓦蓋,經久不損。土樓高可達四五層,供三代或四代人同樓聚居。
2008年7月6日,福建土樓在加拿大魁北克城舉行的第32屆世界遺產大會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土樓除了建筑特色外,最重要的一個文化是人文和諧因素,一座土樓就是一個小社會,大家都能和睦相處得益于客家的和諧文化,通過參觀學習全體黨員也深刻的感受到了“團結、和諧”的重要意義,這也為管理建設企業提供了指導意義。
關鍵詞: